一起学党史(77)废止票证 改革焕新

时间:2021-06-21浏览:778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学校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校微信公众号特开设“一起学党史”专栏,持续推送党史故事100篇,与大家一起学习党史知识,重温历史伟业,感悟思想伟力,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精神力量,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1950年,新成立的中国政府面对战乱之后几近崩溃的经济,开始酝酿粮食的计划供应,以满足全国人民的温饱。1955年,全国第一套粮票正式流通,拉开了中国长达38年之久的“票证经济”的帷幕。

几年之后,由于天灾人祸,中国进入“三年困难时期”。这时需要凭票购买的不仅仅是粮食,还有日用百货。于是,从粮票又发展出布票、棉花票、肥皂票、手表票、缝纫机票等。总之,在所能想得到的吃穿用的方方面面,票证严格地控制着人们的欲望,把中国人纳入全国统一的分配制度之下。

在父辈的记忆中,票证是与物资极度匮乏的艰难岁月联系在一起的。那是60年代初的一个冬天,十二三岁王颐安,拿着家里的20斤粮票去粮店买米,排队的时候却发觉粮票丢了。旁边有好些人告诉她,刚才粮票掉地上被某人捡了。但王颐安找那人理论时,他却不认账。这可是全家赖以生存的粮食啊,家里兄弟姐妹六人,父母都是教师,粮票根本就不够吃,每次捱不到发粮票,母亲总要去同事家先借点以渡难关。如今丢了20斤粮票,怎么能够空手回家呢?于是她在粮店里理论争吵,当时粮店应该是五点半关门,结果闹到七点多,粮店还没下成班,最后是把片区的支左部队闹过来了,那人不得不拿出偷的20斤粮票才了事。

这个故事,在当时的中国,绝对不是特例。与票证时代相配合的,还有严格的户籍管理以及城乡二元分割的制度。那个时代的人们,是不可能自由流动的,农村人不可能像今天一样随意进城打工,因为每月定量供给的粮票、油票只有城市人口才有,没有城里人的身份,就拿不到这些票证,因此农民离开了土地,根本就无法生存。

不仅城乡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迁移,同样由于粮食关系的束缚而相当麻烦。当时的粮票分为全国粮票和省级粮票两种,省级粮票只能在省内流通,只有全国粮票才能在中华大地都有效。出差的人必须持单位介绍信去粮店换一定数量的全国粮票。出远门前去换粮票在当时寻常得就和往行李里装上换洗衣服、牙膏牙刷一样,谁都不会忘。偶尔有马大哈忘了这一程序,不得不去火车站退票改期,换完粮票再走。

改革后繁荣的市场

但是,票证制度的本身并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它只不过是特殊时代背景下的产物。经济发展的转机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物资慢慢丰富起来,其表现之一就是,曾经严格的票证制度越来越松动。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城市居民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一日三餐,副食增多,主食减少,因此这时基本家家户户粮票都有所盈余。当时,富余的粮票是可以用来兑换鸡蛋或是其他生活用品的,比如说,十斤粮票换一斤鸡蛋,100斤粮票换一个不锈钢锅。

1985年,中国政府就规定“取消粮食、棉花的统购,改为合同定购”。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第一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也是中国农产品购销体制由统购统销走向“双轨制”的转折点。8年的过渡之后,也就是1993年,粮油商品实现敞开供应,粮票正式被废止,退出流通市场,市场迎来真正发展的春天。


文章来源:共产党员网

编辑:李晓霞